第一部分 易經入門(第四節)
八、兌卦的象徵
兌卦()由一陰二陽組成,是陰性卦,並且陰爻位於由下往上的第三位,所以代表少女。它也是基本八卦的最後一個。那麼,它有何象徵呢?
1.在自然界,兌卦是指「澤」。沼澤的水是平靜安全的,也是人類與其他生物所需要的。
2.基本性質是「說」。這是喜悅的「悅」字。見到沼澤,對於逐水草而居的古人,自然欣喜有加了。
3.在家庭中,它是指少女。
4.在身體上,兌卦是指「口」,因為口能說話唱歌,使人愉悅。
5.在動物中,它是指「羊」。古人造字時,以「羊大」為「美」。少女亦讓人欣賞。
6.引伸所指,兌卦還代表:口舌是非(說話也可能形成各種風波),毀折(有了缺口),脫落(不完整),巫(可以預言),妾(年輕女子)。
兌卦所象徵的口,既有喜悅之意,又有毀折之意。這表示成敗皆在於說話。《易經》總是提醒人注意言與行,孔子也勸人「敏於事而慎於言」。言行皆須出於真誠之心。只要心誠,說話自然感人,可以讓大家分享喜悅。
◎ 六、古代歷史的展開
《繫辭傳》有一段談到伏羲氏製作八卦,其中描述了古代歷史的展開過程。這是我們學習《易經》的一大收穫,因為除了由此得悉古代世界的演進狀況,也可以頓悟卦象之原始的理解方式。
那麼,這一段資料是怎麼說的?伏羲氏是如何著手這個大工程的?《繫辭傳》說:「古代伏羲氏統治天下時,抬頭就觀看天體的現象,低頭就考察大地的規則,檢視鳥獸的花紋與地理的特性。就近取材於自己的經驗,並且往遠處取材於外物,然後著手製作八卦,用以會通神明的功能,比擬萬物的實況。」
用符號來代表外物,然後借由符號的組合來比擬萬物的變化。近代德國哲學家卡西爾(E.Cassirer)說:「人是使用符號的動物。」《繫辭傳》接著說:「他編草為繩並且製成羅網,用來打獵捕魚,這大概是取象於離卦。」
離卦()的「離」字有「羅網」之象,由此產生具體的效用。但是,離卦原是指「火」,它列為伏羲應用的第一卦,也可以指「火是文明的創始力量」。沒有火,人類難以在洪荒世界存在。希臘神話也有普羅米修斯盜火給人的故事,大概基於同樣的考慮。
1.卦象的用意
《易經‧繫辭傳》是一篇獨立的論述,暢談有關《易經》的各種觀念。譬如,古代聖人為什麼要設計這一套符號系統,其用意何在?我直接以白話來敘述其中道理。
聖人設計卦的圖案,觀察卦象又附上瞭解說,用以彰顯吉祥與凶禍,借由剛爻與柔爻互相推移而展現變化。因此,吉祥與凶禍,是描寫喪失與獲得的現象;懊惱與困難,是描寫煩惱與鬆懈的現象;各種變化,是描寫推進與消退的現象;剛爻與柔爻,是描寫白晝與黑夜的現象。六爻的活動,代表了天、地、人三層次的運行規則。
由此可知,《易經》一卦六爻是為了描述「變化」。變化若與人的願望配合來看,就有吉凶與悔吝的結果。由於變化一直在進行之中,所以人除了仔細觀察各種細節之外,還須培養德行,亦即體認「天道無吉凶」。天道是指六十四卦所構成的萬物萬象的整體,我們不可能只取某些好的部分而排斥另外那些壞的部分。
事實上,好或壞常常繫於主觀的認知與意願。只要節制慾望,任何一卦都有可取的部分。我們常說的「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」,「止謗莫如自修」等,都是類似的教訓。只有在修德方面,可以說「求人不如求己」。
2.古代歷史的第一步
《繫辭傳》在介紹了伏羲氏之後,接著談了一段古代歷史。原文說:「伏羲氏死後,神農氏興起。他砍削木頭製成犁,揉彎木條製成犁柄,取得耕地鋤草的便利,再用來教導天下百姓,這大概取象於益卦。」
神農氏代表古代的農業社會階段,他為了農耕的需要,所參考的是益卦()。理由是:「本卦下震上巽,巽為木,震為足,中間有互艮與互坤,艮為手,坤為地。合之則為手持木器,腳入地而行動,為耕田之象。」這句解說使用了多重象徵,值得仔細玩味。
接著,原文說:「每天正午開設市集,招來天下的民眾,聚集天下的貨物,大家相互交換然後散去,讓人人都得到所需之物,這大概是取象於噬嗑卦。」「噬嗑」一詞有「市合」之意,有如市集交易而貨暢其流,各得所需而合其心意。由卦象看,噬嗑卦():「下震上離,離為日,為龜,震為行。中間有互艮與互坎,艮為手,坎為平(水)。合之則為在太陽下,行人以手易物,公平交易。龜在古代為值錢的貨物。」
走到這一步,社會大致穩定,可以逐漸開啟文明了。原來這一切都是受了《易經》的啟發,真是令人驚訝。
3.古代歷史的展開
《繫辭傳》在伏羲氏與神農氏之後,接著談到黃帝與堯、舜。加起來五位聖人,為了建國安邦,一共參考了十三個卦。前面提及離卦與益卦,接著上場的才是乾坤二卦。
原文說:「神農氏死後,黃帝、堯、舜相繼興起,會通各種變化,使百姓不會倦怠,以神奇能力化解困難,使百姓適宜生存。《易經》的法則是:窮困就會變化,變化就會通達,通達就會持久。因此,獲得上天的助佑,吉祥而無所不利。黃帝、堯、舜讓衣裳下垂而天下得到治理,這大概是取象於乾卦與坤卦。」
只要把握「窮則變,變則通,通則久」的原理,自然無往不利。乾卦()象徵「衣」,坤卦()象徵「裳」,古人服飾為「上衣下裳」,表示上下定位,各得其所,形成「垂衣裳而天下治」的景觀,亦即無為而治。並且,乾為天,坤為地,只要天地定位,則萬物自化,永保和諧安寧。
不過,人類世界的開展,卻不會如此單純。聖人除了具備超凡的智慧與能力之外,還需要卓越的德行,並且必須教導百姓在人生的各種問題上,明白正確的道理,追求真正的幸福。
(一)社會生活的便利
《繫辭傳》在乾坤二卦之後,繼續描述古代社會如何借由卦象來製作生活必需品與制定行為規範。
原文說:「挖鑿樹幹做成船,砍削木頭做成槳,船與槳的便利,可以助人渡過橫阻的河流,去到遠方造福天下的人,這大概是取象於渙卦。」渙卦()是木在水上,中間互震,震為行,有行船之象。
其次「馴服牛,乘著馬,可以拉著重物去到遠方」,造福天下的人。這大概是取象於隨卦,隨卦()下震上兌,由行動而喜悅,都是為了造福天下人。
然後,「重重門戶加上打更巡夜,用心防備凶暴的來者,這大概是取象於豫卦。」豫卦()下坤上震,坤為關起門來,震為出聲示警。
接者,「截斷木頭做成杵,挖掘平地做成臼,杵與臼的便利,讓所有的百姓得到幫助,這大概是取象於小過卦。」小過卦()下艮上震,下止而上動,為舂米之象。
最後,「揉彎樹枝做成弓,削尖樹枝做成箭,弓與箭的便利,用以威震天下,這大概是取象於睽卦。」睽卦()下兌上離,水火背道而馳,需要威鎮之。這一切都是為了長治久安。聖人用心良苦可見一斑。
(二)社會規範的形成
《繫辭傳》最後談到文化禮俗方面的建設。原文說:「上古時代,人們住在洞穴與野外,後代的聖人改變為建造宮室,上有棟樑下有屋宇,用來防禦風雨,這大概是取象於大壯卦。」大壯卦()下乾上震,乾為人,震在東方屬木,象徵人有遮風避雨的屋子。
接著,「古代埋葬死人,用許多層柴草把人裹起來,埋在荒野中,不堆成墳墓,也不設立標誌,服喪也沒有固定的期限。後代的聖人改變為用棺槨殮葬,這大概是取象於大過卦。」大過卦()下巽上兌,巽在下為木,兌在上為反巽,為反蓋之木,中間互乾為人,有如人在上下二木之間,為棺槨之象。
最後,「上古時代,用結繩記事的方法來治理,後代的聖人改變為使用文字記事,官員得以治理,百姓得以監察,這大概是取象於夬卦。」夬卦()下乾上兌,乾為金,兌為言,合之則為把言語刻在金屬上,形成書寫的文字,有文字才有法律,也才能記載歷史。
以上各文所述的十三卦,是《繫辭傳》介紹古代聖人的非凡成就時所參考的。這一切都是為了人民的福祉。《易經》在中國古代的重要價值實在是不可取代的。
◎ 七、君子珍惜《易經》
《繫辭傳》認為,君子應該隨時參考《易經》提供的智慧。原文這麼寫著:「因此之故,君子所安心靜處的,是《易經》顯示的位序;他所樂於玩味的,是卦爻辭的內容。」這裡提及的「位序」,似乎與占卜有關。譬如,我佔到自己處在乾卦九三,那麼就須參考「整天勤奮不休,晚上還戒惕謹慎;有危險,但沒有災難」。
接著,《繫辭傳》說:「因此之故,君子靜處時就觀察卦爻的圖像,並且玩味其中的語詞;他行動時就觀察卦爻的變化,並且玩味其中的占驗。」這句話的含意是《易經》的內容博大精深,好像我們一輩子也研究不完。事實上,《易經》本身是一部書,變化的是我們自己。但是,不論怎麼變化,我們都可以在這本書裡面找到一些啟示。
「閒坐小窗讀周易,不知春去已多時。」這句詩所反映的是古代讀書人沉潛於《易經》中的心情。人只能活在當下目前的處境,但是天地無限寬廣,人生也變化無窮。《易經》卦爻辭的內容充滿象徵的意義,有如鑽石的各個側面,總是彰顯不同的精彩,讓人百讀不厭。《繫辭傳》在本段結論說:「所以,上天會保佑他,吉祥而沒有任何不利。」這與「天助自助者」一語,也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1.《易經》的四種作用
按照《繫辭傳》的說法,《易經》在四方面展現了聖人之道:用在言語方面的人,會推崇它的言辭;用在行動方面的人,會推崇它的變化;用在製造器物方面的人,會推崇它的圖像;用在卜筮方面的人,會推崇它的占驗。
由此可知,古人閱讀《易經》,會在「言語、行動、製造器物、卜筮」這幾方面得到啟發。其中最讓人感興趣的應該是「卜筮」方面。所以原文接著說:「因此,君子準備有所作為,準備有所行動時,用言語去詢問,它就會接受提問並且像回音一樣地答覆。無論是遠的、近的、幽隱的、艱深的問題,它都可以讓人得知未來的狀況。」
關於卜筮,另文再談。《繫辭傳》在本段最後的結論是:「《易經》的卦象,沒有思慮,沒有作為,寂靜不動,一受到感應就能通達天下的道理。」六十四卦擺在那兒,三百八十四爻也不會消失。平常翻閱時,只覺得深奧難解,不知其意思何在;一旦自己遇到具體的狀況,就好像有所感應,對某一卦的卦辭,某一爻的爻辭,覺得「心有慼慼焉」,正好說中了自己的心事,然後依其指示的方向去尋思正確的抉擇。有時並非《易經》告訴我們應該如何,而是我們由自己內心得到某些暗示,察覺了適當的因應之道。
2.聖人的三項條件
古代經典所謂的「聖人」,各有不同的指涉。《繫辭傳》提及的聖人是製作《易經》的,他必須具備三項條件,就是:德行、能力與智慧。這種觀點符合儒家的立場。
《繫辭傳》先引述孔子的話:「《易經》可以用來做什麼?《易經》的哲理可以開發萬物,成就功業,涵蓋天下的法則,如此而已。」誰能完成這個任務?當然是聖人了。
原文接著說:「因此之故,聖人用它來貫通天下人的心意,奠定天下人的事業,裁斷天下人的疑問。」若想貫通天下人的心意,則須靠「德行」,因為只有德行完美才可能使天下人心悅誠服。若想奠定天下人的事業,則須靠「能力」。能力不足的人又怎能使天下人安居樂業?
最後,比較特別的是「智慧」,因為天下人總是會有各式各樣的疑惑。《尚書‧洪範》提到「稽疑」(解決疑惑)時,也認為要使用「卜筮」。有些事可以靠深思熟慮,或由集思廣益而得到解決辦法。但是有些狀況讓人猶豫不決,難以衡量利弊得失,這時聖人就鬚髮揮他的智慧了。在《易經》中,聖人的智慧總是離不開占卜的神奇作用。占卜的方法並不困難,但是如何解卦才是最大的挑戰。《易經》的建議依然是:保持一顆真誠而清明的心,再運用正確的方法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