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提示:奧巴馬的自傳告訴我們,他年少時是個“Trouble maker”直譯就是麻煩的製造者,也就是問題多多的不良少年,有段時間他整天與毒品為伍。到底是什麼強大動力促使奧巴馬走出困境,成功成為萬人迷總統的呢?
成功與否,人與人在關鍵時刻的比拼的並不是誰比誰更聰明這樣的智力因素,而是毅力、意志品質這些非智力因素決定誰能最終登頂。因為,誰都會跌到,卻不是誰都能站起來。能夠站起來的就會成為最終戰勝自己的人,也讓他人信服的成功者。大多數情況下,能夠擺脫逆境頑強站起來的人都寥寥無幾,所以成功者是少數。
墮落迷茫的黑小子
奧巴馬的自傳告訴我們,他年少時是個“Trouble maker”直譯就是麻煩的製造者,也就是問題多多的不良少年,有段時間他整天與毒品為伍。在《我父親的夢想》一書中,奧巴馬曾誠實地坦白自己高中時酗酒、吸大麻,甚至還碰過可卡因,比起早年酗酒的小布希還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在他成長的過程中,因為自己的膚色、父親,他和許許多多在青春期自我認同方面充滿困惑的青少年一樣,在現實的壓力和周圍的懷疑中,曾經一度迷茫、自卑,甚至有些自暴自棄。正如他自己所說:“這樣下去,我幾乎會淪為吸毒者、大煙鬼,這也是黑小子通常的最終下場。當然,讓我感到興奮的並不是這些,我並不想以此證明自己是個墮落成性的黑小子。至少在當時,決不是這樣。讓我感到興奮的恰恰相反。毒品能讓我把“我是誰”這樣的疑問拋到腦後,讓我忘了過去和我所有的經歷。”
許多業內戒毒專家談到:現在的毒品提純度太高了,一般人戒斷毒品後的復吸率幾乎是100%,幾乎無人能倖免。而奧巴馬卻用自己的行動證明,他做得到!由此可見,奧巴馬需要多大的毅力才能戒除專家認為無人能夠挑戰的成功!
那麼,到底是什麼強大動力促使奧巴馬走出困境,獲得成功的呢?下面結合奧巴馬的自傳和自述一一來分析:
良好的自我接納
心理學名詞自我接納,就是指對自己身高、相貌、家世、背景、智力等等我們自己以及自己所具備的特徵持有的一種積極的態度,就是能欣然接受自己現實中的狀況,不因自身優點而驕傲,也不因自己的缺點而自卑。
自我接納是一個人天生就該擁有的權利。一個人並非要有突出的優點、成就、作為或者做出別人希望的改變才能被接納。即使貌不突出、語不驚人也能接納和喜歡自己。自我接納是自尊的基石,一個接納自己的人就能自信滿滿。每個人都有著無法改變的先天特質、缺點、出身和血統,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很積極地認同自己的一切,進而迸發出驚人的爆發力去開拓自己的人生。
奧巴馬的出身很複雜,他的父親是來自肯亞的黑人學生,母親卻是來自堪薩斯州的白人,在早年種族歧視依然存在的美國,他的混血身份讓他在周圍的人群中顯得很異類。有段時間,他還在語言不通的印度尼西亞生活過,他經常遭到其他孩子的取笑,周圍只有他這麼一個外國孩子,也只有他一個要到新天主教教會學校上學。周圍住的都是巴達維亞人或雅加達的土著人,他們無一例外都是穆斯林。
對此,他也曾迷茫過,慶倖的是他沒有消沉下去,而是積極的看待自己的血統,高度認同自己一半白人、一半黑人的先天身份。進而積極融入到自己周圍的人群中,把自己當成美國的一部分,一個擁有權力和義務的美國公民。他明白,你把自己看成什麼樣,你就會變成什麼樣,用他的話說就是“這裡沒有一個自由派的美國,也沒有一個保守派的美國,這裡只有一個美利堅合眾國。這裡沒有一個黑色美國和一個白色美國、拉丁裔美國、亞裔美國,這裡只有一個美利堅合眾國。”
批判性思維
每個人都有大腦,但不是所有人都具有批判性思維的能力。在奧巴馬接觸毒品的日子裏,他的學習成績直線下降,對未來也失去了信心,毒品成為他回避社會和現實的最好避風港。但是,在母親的開導下,他逐漸開始思考,反思自己的困境,從書本、親人身上汲取力量。
進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後,奧巴馬決定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,徹底擯棄西方學院派養成的所謂科學研究的壞習慣。主修政治學期間,他定期參加黑人學生會組織的各種活動,包括反種族隔離抗議活動等等。就在1983年畢業前夕,他決定把社團活動組織當作自己的事業來經營奮鬥。他相信:“我們需要創建一個團體,為之奮鬥,並辛勤耕耘。”如今,他把這種思想變成了許多美國人共同的思想。
奧巴馬在自己的自傳《我父親的夢想——種族和繼承》結尾中寫道,美國法律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大的背景,從中我們了解到這個民族一直在與其良知進行著辯論:我們的社區是什麼,這個社區究竟可以通過怎樣的方式實現自由?我們能盡的義務有哪些?如何把權力變成正義,把情感轉化為愛?在法律書裏我找到令自己滿意的答案——像布朗訴教育局案這類的案例中,為了私利和貪慾而放棄良知的情況比比皆是。但是,在美國的法律中,當聽到來自各層面的聲音和意見,我又深受鼓舞,深信只要我們仍然敢於提出這些問題,那麼把我們維繫在一起的良知最終還是會佔上風。
現今有很多來自小城鎮或者鄉村的青少年,曾經懷揣青春的激情和夢想金榜提名,告別家鄉,來到大城市求學追夢。他們和年少的奧巴馬一樣,也曾擁有遠大理想並留在大都市為圓夢而拼搏。但是,缺少了自我接納和批判性思維,他們的青春激情和遠大夢想如同溫室裏的花朵一般脆弱而不經風雨。一旦接觸社會,這份理想和激情需要洗凈鉛華、大浪淘沙。
很多人有信心接納自己鯉魚跳龍門的成功,卻不能接納自己理想遭遇現實的暫時挫敗,如同許多大學生一樣,當了村官或是成為公務員,權力在握,從此便強上蘆葦隨風飄移,忘卻了真正的自我接納和認同以及勇於批判和建設的勇氣,也只能在現實的泥潭中沉浮,而不能如奧巴馬般一路不屈不撓地堅持抵達夢想的彼岸!
自尊——牢固的人生基石
自尊或者我們平常所說的自信,主要基於我們對自我的兩點認識:
第一:我是可愛的。
第二:我是有價值的!
自尊的核心就是自我接納,奧巴馬能夠先完成自我接納,也就為他的自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奧巴馬一路走來也印證了這一點。
奧巴馬在大學時曾經嚴重低落過,當他的父親送給他一個籃球作為聖誕禮物後,他開始接觸籃球。起初,他笨手笨腳,但很快他的自信就與日俱增。上高中時,奧巴馬就被潘拿荷校隊選中,儘管他還不是開局投手,但很快他就在球場上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。奧巴馬開始學打籃球,很快就發現籃球不但給他帶來了歸屬感,也幫他找到了釋放自我的方式。
奧巴馬在高中校隊打籃球,畢業前的一年,校隊贏得了州冠軍的殊榮,因為奧巴馬擅長遠距離投球,他還得了個“巴利轟炸機”的雅號。在整個大學期間,甚至在哈佛法學院讀書的時候,他都沒有間斷打籃球。他說:“在籃球場上,我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,也找到了自我。正是在賽場上,我和白人朋友們打成一片,在這裡黑色肌膚也不再代表著低人一等。”
然而,自尊(自信)又是個很難把握的東西,太過分就成了自負,欠缺不足則成了自卑。腳踏實地、不偏不倚才能夯實自尊的基礎,邁出堅定有力的步伐。 (中國青年網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